2018年是没有春天吗?

佟简君佟简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从气候学角度讲,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春分,春分这一天,阳光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等长。此后白天逐渐变长,直至夏至(6月21或22日),白天达到最长,夜晚最短。然后白天逐渐变短,直至冬至(12月21或22日),为全年白天最短的一天;从冬至开始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直到惊蛰节气(3月5或者6日),阳气逐步上升至顶点,而晚上变得相对较长,但白昼总长度依旧小于夏季。

简言之,“春分”一到,白天黑夜不再平分,开始各有长短;到了“清明”,阳盛阴衰,气温回升较快;而后进入“谷雨”,万物繁茂,由于雨水充沛,空气湿润,阴气渐弱,阳气增强。 然而,2017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的阴雨(雪)天气导致南方大部分地区(云南、四川南部和贵州除外)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低温阴雨天气,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甚至低于冬季。以贵阳为例,2017年4月比2016年同期少了98%的日照,创下当地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的新低。

在这种不利的天气条件下,植物光合作用下降,生长速度减缓乃至停滞。所以可以这样理解:在春季之前,天气一直偏冷,光照不足,植物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蓄能量,虽然温度慢慢升高,但植物自身对气候的适应能力还不能快速扭转这种的不利局面,即使到了春季(春分——清明),植物的光合效率依然很低。随着雨水的增加,空气中湿度增大,土壤含水量也处于饱和状态,植物的生长所需养分无法运送到根部吸收利用,加上温度不高,植物的新陈代谢很慢,自然生长的速度就很受影响了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